- 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9:10 点击次数:102
1945年8月,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,亚洲战场上,日本刚刚宣布无条件投降,然而在中国大地上,一场新的较量却悄然拉开序幕。此时,国民党顽固派并未因日本的投降而收敛其野心,反而加快了争夺地盘的步伐。在晋西南地区,一位曾经的“土皇帝”——阎锡山,在抗战期间连连败退,只能龟缩于一隅。然而,随着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,阎锡山仿佛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,暗中调兵遣将,企图将共产党的太行和太岳两大根据地分割开来,以削弱其势力。
8月16日,阎锡山的阴谋正式付诸行动。在他的授意下,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领麾下的第19军37师、68师以及61军的69师,共计约1.7万人的兵力,对上党地区发动了突然袭击。上党,这一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,不仅是华北地区的门户,更是关乎共产党根据地安全的关键所在。面对敌人的挑衅,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迅速作出反应,决定发起上党战役,誓要收复失地,保卫根据地。
战役打响后,八路军以雷霆万钧之势,迅速攻克了上党外围地区,歼灭了7000余名敌人。随后,他们向长治这一上党地区的中心发起了猛烈的进攻。在这场战役中,太岳纵队第1旅旅长李成芳率领麾下部队,承担了进攻长治北关的重任。9月20日晚,1旅57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北关,给敌人以沉重打击。然而,敌人并未就此放弃,37师师长杨文彩连续发起多次反扑,均被1旅25团英勇击退。
展开剩余66%面对敌人顽强的抵抗,李成芳灵活调整战术,将57团撤出北关,抽调25团担任突击队,仅留下25团1营继续留守北关。这一调整让杨文彩看到了机会,他立即派出一个团对北关再次发起反扑。由于1营兵力不足,很快就被敌人夺取了部分阵地。但1营与57团残部并未气馁,他们迅速组织反击,与敌人逐屋争夺,最终成功阻断了敌人的退路,使其陷入混乱之中。
长治方面的激战引起了阎锡山的极大关注。为了挽回败局,他不得不派出大将彭毓斌率领83军3个师约7000余人前往支援。得知敌人增援的消息后,刘伯承迅速作出部署,一面摆出一副将要攻城的姿态以迷惑敌人,一面则悄悄调集主力部队准备围歼敌人的援兵。很快,83军的3个师就被包围在了老爷山、磨盘垴一带。
史泽波虽然并不知道援兵已经被围,但他出于谨慎,还是决定派出部队前往接应。10月3日晚,两个团的敌人偷偷从下水道爬出城去。得知这一消息后,李成芳立即命令25团1营前往迎战。经过一天的激战,敌人无力突围,只得退回城中。此时,李成芳已无心再与史泽波纠缠,他留下一个团继续坚守北关,自己则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前往参加老爷山的总攻。
在老爷山一带,敌人一触即溃,很快就开始突围逃跑。在25团的追击下,1000多名企图渡过漳河的敌人被全部压在了一个小山沟里。原本是由1营负责消灭这股敌人,但1营1连1排副排长石友根冲得太快,竟带着几个人首先杀入了山沟。面对黑压压的一大片敌人,石友根等人毫不畏惧,他们硬生生从敌人中间杀出了一条通道,与后续赶来的营主力一起将敌人彻底堵住。这些敌人一看无望逃生,只得乖乖举手投降。
接到援兵全军覆没的消息后,史泽波彻底失去了坚守长治的信心。他连夜带着残部向西逃跑,企图趁着大雨逃脱。然而,1旅早已料到他的行动,李成芳立即带领部队前往追击。经过两天时间的追击后,八路军各部终于在10月11日晚上将敌人堵在了桃川沟一带。史泽波为了突围,带领残部拼命顽抗。但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,八路军终于在10月12日凌晨3点将10000多残敌全部歼灭。
在这场战役中,还发生了一段插曲。1旅57团3营在清点俘虏时,7连代理支书宋忠贤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俘虏,他总是不停地扭头看向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头。宋忠贤起初以为这个俘虏想要逃走,但经过仔细观察后,他发现这个俘虏的行为显然另有蹊跷。他立即将俘虏叫到一旁询问,得知史泽波竟然就躲在那个小山头上。
得知这一重要情报后,宋忠贤立即带着5班和通信员共7人前往小山头追捕史泽波。在途中,他们遭遇了一百多名敌人。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,宋忠贤果断下令所有人就地隐蔽,直到敌人快要接近时才出其不意地冲了上去。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,很快就被拦腰截成了两段。宋忠贤趁机大喊:“放下武器,缴枪不杀。”这些敌人早已失去了抵抗之心,纷纷扔下武器投降。
经过审问俘虏后,宋忠贤确认了史泽波就躲在山头背后。他立即带着人冲向山头,将史泽波及其随行人员一网打尽。与此同时,68师师长郭天辛也被俘虏。史泽波被俘后,敌人再也无力抵抗,很快全军覆没。
上党战役的胜利不仅收复了失地,保卫了根据地的安全,还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。这场战役充分展示了八路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智勇双全的精神风貌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:在正义面前,任何邪恶势力都将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。
发布于:甘肃省